弘扬国学文化
让世界爱上茶道,让世界爱上国学
|
坤呈昊丨武夷岩茶丨碧水映丹山,岩骨生花香“溪边奇茗冠天下,武夷仙人自古栽”,岩石为骨,溪涧为灵,幽山深处,岩骨花香。 在这碧水丹山,三十六峰、九十九岩、九曲溪蜿蜒其中,山水生色,雾绕云间。 物竞天择,时光沉淀,山谷相间,溪涧相连,武夷山的土壤介于烂石与砾壤之间,是适宜茶树生长的独特沃土。正是有着砂石土壤的孕育,九曲溪涧的渗透,才生出岩茶独有之岩韵。
岩茶,于谷雨前后开采,止于五月下旬。 忙于追逐春茶的鲜嫩,蓦然回首,岩茶的采摘已接近尾声。 岩茶因“岩岩有茶,无岩不茶”而得名,巨石岩壁夹峙耸立,风景奇秀。 在武夷山的峰岩沟壑间,散落着数百个不同的山场,每一处山场因不同的土壤、环境、气候而产生不同的气韵,每座山场的茶叶都有着鲜明独特的气息。 岩茶之妙,不仅在于山场之间的不同气韵,在制作工艺或冲泡手法上有细微的差异,就会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口感,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。
喜爱岩茶之人,多是喜欢岩茶的“岩韵”。 “岩韵”一词,各有各的理解,更可说是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 好似一句美妙的诗句,如梦如幻,但回神细想,却如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。 我想,武夷岩茶的“岩韵”大概是它独特的天然花香与茶之真味。 其香气深邃、清幽,馥郁的花果香回味悠长; 其滋味醇厚、甘润,有如岩骨般的厚重。
岩茶之焙火工艺,为岩茶“注魂”。 为了让它的品质得以保存,需要经过火的洗礼。 恰当的焙火工艺,固化了岩茶的色香,还为它增添了独特的韵味。 根据焙火程度可分为轻、中、重,焙火的轻重会在茶汤与叶底上呈现出来。 轻焙火的岩茶为“清香型”,香气清远悠长,滋味甘爽微涩,茶汤较淡,叶底鲜活; 重焙火(足火)多为传统型岩茶,香气浓郁平稳,滋味醇厚顺滑,茶汤较深,叶底偏黑。 中焙火的岩茶介于轻火与重火之间,口感适中,适合接触过一段时间岩茶的茶客品饮。 焙火不是岩茶独有,但岩茶却将其发挥至极致,深入人心。
乾隆笔下的“就中武夷品最佳,气味清和兼骨鲠”,寥寥几笔道尽岩茶精妙所在。 其“清和”与“骨鲠”,想必就是形容岩韵之词,亦是如今的“岩骨花香”。 泡一杯武夷岩茶,岩火花香流转,时远时近,飘成午后的一晌清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