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国学文化
让世界爱上茶道,让世界爱上国学
|
坤呈昊丨泡茶技巧丨六大茶类的最佳出汤时间幽幽山谷中的一片叶,经匠人之手,将蕴含的天地灵气封存,化为干枯的芽叶。 这一小撮干枯的叶,经茶人之手,得以重生,青叶如花,婉立水中,遇水生香。 好茶,定会带来惊喜,散发的迷人香气,让所有的疲累顷刻卸下。 茶人,定要用心冲泡,浅尝细品,才不会辜负这一款好茶。
有的人爱茶,懂得欣赏茶中的清甜,却拙于冲泡,自酌自饮时,常常不尽人意。 其实,泡好一杯茶,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素而决定。 比如,投茶量、水温、注水方式、冲泡时间以及个人喜好等等。 定好了投茶量,确定了水温,学会了注水方式,此刻,出汤时间就变得十分关键。
茶汤的出汤时间影响着一杯茶的口感、浓淡度和耐泡度,尤其第一泡茶汤,尤为重要。 但需要说明的是,泡茶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影响着茶汤,出汤时间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。 同样一杯茶,有的人认为浓,有的人觉得淡,所以,个人的喜好也是很关键的。 凡事没有绝对,但总会有一个“常规”。 撇开个人喜好与其他因素,我们来聊一下六大茶类的出汤时间。
绿茶,为不发酵茶,原料较为鲜嫩,茶叶中保留了鲜叶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。 以品其鲜爽为主,冲泡水温不能太高,避免把茶叶烫熟,以80℃为宜。 按照绿茶干茶的外形,可以分为:卷曲型、半卷曲型、非卷曲型。 卷曲型:第1泡出汤时间为15秒。 如碧螺春,干茶紧裹,所以,第1泡时需要与水多接触一点时间,让茶叶充分舒展。 半卷曲型与非卷曲型:第一泡出汤时间为10秒。 半卷曲型,如庐山云雾;非卷曲型,如西湖龙井。不需与水接触太久,尽快出汤。 除去第1泡的出汤时间不同,后面几泡时间一样。 第2泡20秒;第3泡30秒,第4泡40秒,水温从80℃逐渐升高至85℃。
黄茶,为微发酵茶,与绿茶相似,原料较为鲜嫩。 根据嫩度与芽叶大小可分为:黄芽茶、黄小茶、黄大茶。 黄芽茶与黄小茶:原料嫩度较低,水温不宜太高。第1泡出汤时间为12秒。 黄大茶:原料为一芽四五叶,梗状叶肥,第1泡出汤时间为15秒。 冲泡方法与绿茶相近,水温为80℃至90℃最佳。
白茶,为轻发酵茶,不经揉捻,只经萎凋与干燥两步工艺,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自然形态。 白茶经岁月陈化,内含物质自然转化,蜕变为老白茶。 白茶,根据年份可分为新白茶与老白茶;新白茶中根据嫩度又将寿眉与银针、牡丹区分开。 因其工艺不经揉捻的步骤,没有破坏叶片细胞壁。 新白茶——白毫银针、白牡丹 原料为单芽、一芽一二叶,嫩度较高,冲泡水温以90℃为宜,第1泡出汤时间为10秒。
新白茶——寿眉 原料为一芽三四叶,带有茶梗,冲泡水温以95℃为宜,第1泡出汤时间为10秒。 新白茶前3泡水温及出汤时间不变,第4泡20秒出汤,第5泡30秒出汤,水温升高5℃。 老白茶:经过年陈化,需要通过洗茶将茶叶唤醒,用100℃沸水冲泡。 老茶饼,从第2泡起,在新白茶的基础上,每泡出汤时间适当延长3-5秒。 如果是老白茶散茶,内含物质与茶饼相比更容易析出,所以出汤时间要更快一些。
乌龙茶,制作过程有做青,茶香能够快速释放出来,第1泡出汤要快,用100℃沸水冲泡。 根据干茶形态,可分为:球形、非球形。 球形:第一泡出汤时间为10秒。 如铁观音,干茶紧紧包裹,需要一定的时间让茶叶浸润,慢慢舒展。 非球形:第一泡出汤时间为5秒。 如凤凰单丛,干茶不似球形乌龙那般紧紧包裹,所以出汤时间需要减少。 第2泡至第4泡为10秒出汤,第5泡至第7泡20秒出汤,第8泡和第9泡40秒出汤。
红茶,为全发酵茶,出汤时间不宜太久,适合水温为90℃。 红茶可分为:大叶红茶(滇红)、小种红茶(正山小种)。 它们的冲泡方法是一样的,第1泡至第4泡,出汤时间为10秒左右。 第5泡的水温可升至95℃,出汤时间也可适当增加,可根据个人喜好稍作调整。
黑茶,为后发酵茶,原料较为粗老,且多为紧压茶,需要充足的浸泡让茶叶舒展。 黑茶中可溶物质析出较慢,所以相较于其他茶叶更为耐泡。 同样需要通过洗茶将茶唤醒,用100℃沸水冲泡,第1泡出汤时间为20秒。 若是煮饮黑茶,煮3次就可以了,且每次煮的时间不能过长,不要超过3分钟。
学习泡茶初始,总是在心里默默读秒,慢慢地,每一次拿起,放下,已是如此自然。 泡茶,本就是不断探索与寻觅的过程,不断尝试,不断调整,终会邂逅最醇美的茶味。 甘之若饴,是饮尽苦涩后才能品到的甘甜,不妨在探索中,寻觅自己最爱的那一杯。 |